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八○二的春天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
【作者速寫】梁聖樂,廣東梅縣人;父親梁瑞元,曾任八○二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已故;母親梁張寶蘭,曾任八○二醫院護理長。

 四十年前,高雄八○二眷村還未改建時,村內人情味濃,人與人之間互動密切,我們以大自然為家,美麗的兒時回憶永存心裏。
 父親在大陸就考上國防醫學院,撤退來臺時,於高雄八○二(國軍高雄總醫院)擔任眼科醫生。當時,十八歲的母親帶著十四歲的妹妹,由大陸經香港來臺灣投靠大姐,為了自立更生,毅然從軍,報考八○二護士訓練班,並且全班第二名畢業,及普考及格,而擔任護理長。
 由於軍中男多女少,很多醫生下班後,就跑到女生宿舍站崗,想要找尋心目中理想的護士小姐,母親因與父親信仰相同,且都是基督徒,雖然年紀相差十三歲,父親老實內斂,母親活潑外向,但仍相愛相戀而結婚,終生相守。

灌蚪杯阿的童年
 八○二醫院改建前範圍極廣,東至錦田路、西至忠孝路、南至六合路、北至八德路。我於民國四十七年在此出生,童年生活非常快樂。當時的病房及宿舍都以日式木造建築為主,一排房屋很長,由於病房中間無隔間,放眼看去屋內全都是人。母親曾經擔任九病房護理長,負責照顧一百三十六個床位的病人,因積極照顧病人,搶救生命,故小時候常見母親回家倒頭便睡,且不許我們吵鬧。父親看診耐心仔細,曾有位司機車禍,眼內有很多碎玻璃,父親花了很長時間,將碎玻璃一一挑出,讓他能重見光明。至今雖事隔多年,仍有病人感念父親醫德,回來禮敬父親。
 眷村宿舍是以甘蔗板隔間成二十多戶人家,我家前後皆為草地,屋前草地上種了一棵大樹,常有黃牛拖車,帶來米糧及油等食品,大夥憑證領取,牛在樹下吃草,不時以牛尾趕蒼蠅,形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小時眷村生活雖不富裕,但十分有趣,留下許多美麗回憶,包括兒時養蠶,捉蜻蜓、打彈珠、玩橡皮筋,爬樹、採蓮霧及白蘭花,或一邊烤地瓜,一邊至池塘提水灌「蚪杯阿」( 土蟋蟀),以手拍打土地,口唱兒歌「蚪杯阿你家在地震喔! ( 臺語發音)」,就盼蚪杯阿快快出洞,抓回家養。記得有一次,八○二「媽媽隊」與「護士小姐隊」籃球比賽,那時我的小弟才三歲,就在場外當裁判,時常大聲說阿姨帶球走,意外成為焦點人物,這場比賽因母親投進二球,而以四比○,媽媽隊獲勝。
 眷村內鄰居彼此互動緊密,人情味濃,至今前後排幾十戶人家我都認識。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些媽媽們會做饅頭、包子,並送給我們分享。有些小孩活潑頑皮,例如立法委員丁先生為了逗我,在我們玩彈珠時,從地上搶了我的彈珠就跑回家,諸此逗人遊戲,不斷在眷村發生,故事說也說不完。
 八○二醫院及眷村在我國中時,因改建而就搬家了,我的眷村舊家,變成七賢國小的一部分,八○二則由六合一路搬到中正一路,一晃眼就過了四十多年,但我對眷村生活仍非常懷念,有一份濃濃的感情。

(點閱次數: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