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完備政策規劃 友善關懷老人

專欄:社論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


鑑於近年來我國老年人口比率持續增加,行政院江宜樺院長於農曆大年初三訪視一所民間老人安養中心時強調,孝道及尊重長者是社會最核心的價值,因此政府於去年底推出「友善關懷老人服務方案第二期計畫」,此實為我國當前重大的衛福及社會政策規劃,有待中央、地方一起努力執行,以達成友善關懷與服務老人的目標。
人口老化為世界各國所共同歷經的變遷趨勢,已開發國家面臨此一課題尤為迫切,我國自然也不例外。隨著醫療科技發展,公共衛生持續進步,以及平均餘命延長和出生率下降,我國於民國八十二年正式邁入聯合國所定義的「高齡化社會」,推估一〇六年將進入「高齡社會」,一一四年將成為「超高齡社會」。
然而,不可忽視的,臺灣人口老化問題又有其特殊的脈絡經驗,使得挑戰更加嚴峻。首先,臺灣人口老化相當快速,僅次於南韓與新加坡,和日本並列全球第三名;其次,相較於歐美已開發國家有五十至一〇〇年的因應時間,我國由高齡化社會邁入高齡社會僅約二十四年,預作準備的時間十分有限;另外,我國家戶內平均人口數正逐年減少。
由於以上三項因素,均顯示老人安養政策必須更加積極整合推動。行政院於九十八年九月核定友善關懷老人服務方案第一期計畫,並於一〇二年十二月繼續推出第二期計畫,同步順應國際發展趨勢,以「健康老化、在地老化、智慧老化、活力老化、樂學老化」五大目標,規劃二十三項執行策略與八十四項工作項目,希望能擴大政府與民間合作,賡續提升老人友善服務。
其中以「在地老化」而言,目的在建置老人友善的生活環境,這至少考量包含老人的居住環境及社會參與環境。就我國國情而言,多數老人仍喜歡居住於熟悉的社區,傳統上子女奉養父母的觀念仍居主流,因而老人的最佳生活方式,不僅是藉由外傭或安養照護機構的照顧為滿足,更在於回歸家庭、社區的自然生活,方能增進老人的自主生活品質。
輔導會配合行政院友善關懷老人政策,持續強化就醫、就養及服務照顧等作為,亦朝向整合或結合社區資源上戮力前進。例如,各榮總及分院結合社區資源,辦理健康講座、預防保健、健康諮詢、居家訪視,開設高齡醫學整合門診、設置高齡醫學病房,提供年長者「單一窗口、多項治療」的便捷服務;各地區榮服處招募榮欣志工,辦理送餐、居家照顧及友善訪視服務;各榮家持續設立社區關懷據點,協助照顧社區老人與身心障礙者,並結合樂齡學習中心資源,鼓勵高齡長者參與學習,肯定自我存在價值,提升對老化之正向概念。
臺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後,各項老人安養挑戰接踵而至,政府已為跨入高齡及超高齡社會預作準備,期在有計劃的政策規劃和社群網絡中,締造新的生活模式,讓老化不再是活力喪失,而是生命能量不斷累積與充實擴大。
(點閱次數: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