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南日島戰役66周年 旋風快打 國軍出奇制勝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
文/陳巍杉整理 圖/本刊資料室

  民國三十四年日本投降後,美國及蘇聯以北緯三十八度線為界,分別占領朝鮮半島並成立政府。
 三十九年六月,北韓越線攻擊南韓,聯合國通過決議組成聯軍介入,授權美軍統一指揮。九月,聯軍在仁川登陸,一路向北挺進,北韓部隊倉皇撤退,並向蘇聯及中共乞援。十月,共軍部隊祕密渡過鴨綠江,大舉向聯軍進攻,雙方互有勝敗,戰事陷入膠著。
 
牽制共軍 驗收戰力
 韓戰爆發後,美軍第七艦隊協防臺灣,恢復物資援助,並希望以我國現有戰力,在東南沿海發起軍事行動,吸引共軍注意力,牽制共軍向朝鮮半島戰場增援。我國在履行中美盟邦互助之餘,也希望國軍藉此驗收包含兩棲作戰相關訓練在內的戰力,於是同意對沿海島嶼發動攻擊。
 這段期間,聯軍和共軍一邊談判,一邊在部分地區仍持續軍事行動,實則聯軍方面正在謀劃一波大規模的攻勢,此為南日島戰役前夕的國際背景。
 
運籌帷幄 合作無間
 因沿海島嶼眾多,我國與對共軍長期情蒐的西方公司(註記)討論後,挑選南日島(今福建省莆田市南日鎮)為突襲目標;南日島位於福建省莆田興化灣外,面積約一○○平方公里,自民國三十八年為共軍占領後,做為防守興化灣的前哨陣地。
 此役指揮官由福建省反共救國軍兼任總指揮胡璉(時任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擔任,下轄陸軍第七十五師、福建省反共救國軍諸部,海軍在這場戰事中也出動登陸艦、砲艦及機帆船等組成混合艦隊,空軍則支援全程偵察任務。
 國軍受命突擊南日島任務後,即成立研究小組,草擬計畫,對敵情、地形進行研判,以便定出登陸作戰計畫、反登陸作戰計畫及撤退計畫,距離攻擊發起日較近時,方才召集營級以上幹部,實施兵棋推演,使參戰重要幹部對於計畫兵力運用及戰術思想趨於一致;並成立三軍通信研究小組,策定登陸作戰時的通信計畫。
 
作戰準備 祕密進行
 兵棋推演之後,各部隊即行分頭備妥彈藥、乾糧等物資,但一切準備均實施保密措施,各部隊在下達命令時,均稱將參加臺澎陸海空軍聯合大演習。在作戰計畫裡面,船艦出發後,預定先向澎湖馬公方向直駛,待至遠海設定地點,再轉向南日島航行;以致多數作戰官兵直到航行中後階段,才知道此次的任務目標在南日島。
 民國四十一年十月十日,全國瀰漫在國慶氣氛當中,僅少數人士知情,國軍將在這天發動突襲戰;參與作戰各部,已分別在料羅灣及新頭碼頭集結。
 
搶灘突襲 奮勇爭先
 攻擊主力部隊藉夜色掩護,登上三艘戰車登陸艦與多艘機帆船,出航後一律燈火管制、靜止通訊,到了設定地點,轉向南日島隱密航行;艦上官兵得知此次突擊任務後,不少人心中都有「經年累月操練,終有用武之地」的激動心情。十一日凌晨,諸路國軍抵達南日島,分頭登陸奇擊,在艦砲火力掩護下,國軍節節進攻,灘頭共軍大部被殲,餘部潰退至內陸高地、據點企圖頑抗,諸多陣地戰況激烈。
 根據時任少尉排長孟茂三的參戰回憶,七十五師二二五團第一營在營長史恆豐的指揮下,曾圍攻一處共軍固守高地,進入陣地肉搏戰階段,國軍傷亡頗重,包含第二連正、副連長等均壯烈成仁,最後共軍仍然難敵奮勇爭先的國軍,紛紛棄械投降。當時槍砲隆隆、殺聲震天的震撼,讓他到現在仍難以忘懷。
 
堅守陣地 殲滅共軍
 十一日晚間,國軍東、西二部攻擊軍取得聯絡,已克復全島,指揮部當機立斷,隨即做好守備部署,以防敵援軍反攻。稍後即有共軍增援部隊一批強行登陸,並向我軍陣地進攻,在國軍堅守下,共軍強攻未能得逞,且留置岸邊的渡海工具,大部分被國軍摧毀,逃生無路,這批殘餘共軍最後也被士氣高昂的國軍一一殲滅;另有一批共軍乘坐數艘機帆船靠近海岸,企圖增援,也直接被我軍以火力殲滅。
 
國軍戰果 超出預期
 因國軍對南日島的突擊作戰,未以占領島嶼為目的,且戰果超出預期,考量各部官兵不眠不休戰鬥近三個晝夜,已經達到打擊共軍目的,因此指揮部於十三日決定主動撤出南日島。各部隊奉令後,按照撤退計畫,秩序井然登船,於十四日下午,凱旋抵達金門。
 此役國軍傷亡近四百人,殲滅包含三名營長在內的共軍千餘人,俘虜八百多人,繳獲共軍槍枝、火炮等眾多武器。此次國軍主動出擊,利用共軍措手不及之際,創造此一大捷,且獲得兩棲聯合作戰的寶貴實戰經驗,對未來確保我國海疆安全,產生巨大的正面影響。
 
註記:西方公司(WEI)於民國四十年成立,當時總部設於今臺北市圓山附近,在金門、馬祖等外島另派駐代表。西方公司表面是美國民間公司,實際上隸屬美國中央情報局,成員為各戰鬥單位選出的精銳軍官,任務是協助國軍訓練、後勤與發動軍事行動。
(點閱次數: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