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老市場賣文化 點亮不一樣的萬華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
文.圖/歐覓 臺北市萬華區舊稱「艋舺」,是個新舊交融於一體的獨特街區。繁華擾攘的西門町在萬華,香火鼎盛的龍山寺也在萬華,但當深入走訪、翻開扉頁,會發現萬華還有閒逸又典雅的另一面。擁有83年歷史的新富市場,曾因政府播遷來臺的軍民定居在萬華而蓬勃發展,歷經更迭,現正帶著街坊周邊,一同成長蛻變。

 軍民湧入 挽救市場
 新富市場建於民國二十四年,馬蹄型的市場主體是現代主義建築,逛一圈即可購足一日所需,全盛時期販售肉品、鮮魚、蔬菜、雜貨、菸酒、糕點與食器等攤位多達三十個,每日交易量大,維持著攤商的生計,也是附近居民的好厝邊。
 隨著市場蓬勃發展,攤商逐漸擴展到新富市場建築周邊的三水街,流動攤販加入競爭,一度危及新富市場攤商的生意;民國三十八年,政府播遷來臺,大量軍民湧入萬華,加上當時婚喪喜慶採用外燴辦桌的風氣興盛,這些軍隊伙食與民間宴席食材採辦的需求,才又使新富市場的經營走向高峰。
 
市定古蹟 重現生機
 隨著經濟發展,臺灣整體社會結構變遷,婦女走入職場,超市壓縮了傳統市場的生存空間,新富市場營運也受影響,逐漸乏人問津;直到民國九十五年,新富市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並重新修復,老市場的未來也出現轉機,重現生機。
 新富市場目前由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經營,定名為「新富町文化市場」,改賣起文化,場館內不只保有過去的建築特色,還有市場歷史脈絡常設展,介紹建築巧思和市場的歷史;樸實外觀則巧妙地與周邊街景融合在一起。
 改頭換面的新富町文化市場,不只成為街坊長輩散步的好去處,更多了觀光客新面孔。新富町文化市場導覽員吳巧瑩說,場館內唯一仍在原址運作的是一間製冰室,第三代老闆娘、七十多歲的愛嬌姨,從過去手工鋸冰時期,一路做到現在的機器化製冰,堪稱新富市場的活字典,每次基金會舉辦活動,她都熱情參與,樂於透過年輕人的新思維,重新認識這個自己生長數十年的家鄉。
 
東三水街 街底美食 
 如今新富町文化市場外頭的攤商,聚集成為東三水街市場,兩者共用出入口,形成「走一條街可逛兩個市場」共存共榮的獨特面貌,走進這塊場域,不僅可以遍嘗老味道美食,更可以逛展、啜飲咖啡。
 東三水街市場雖是傳統市場,但因市場內攤商陸續由年輕人接手,布置與陳設上開始展現文青巧思,木質調及復古燈泡等裝飾,讓老市場更添看頭。攤商部分,除了傳統的生食攤位,也有不少熟食餐館,例如「大豐魚丸店」販賣魚板、貢丸等火鍋料,還有現炸甜不辣、排骨酥和牛蒡可以現點現吃;店家也兼營網路商場,人氣強強滾。
 手工水餃店「多餃舍」販賣招牌的五色水餃,是在地人大力推薦的絕佳伴手禮。紅、綠及黃色水餃皮,分別使用紅麴、菠菜和胡蘿蔔三種天然健康食材製作而成,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店家特別提醒,料理時必須加三次水再起鍋上桌,才能吃出真材實料的好味道。
 
紅磚老街 穿越時空
 曾被無數劇組相中取景的剝皮寮歷史街區,延續著百餘年前清代街道的風貌,走進廊道中,兩旁盡是紅磚牆和木製花窗,展現典雅之美,讓人好似穿越時空,隨時會有身穿古裝的男女迎面走來。
 狹長型的剝皮寮歷史街區,由一幢幢樓房比鄰而成,街區內有部分空間規劃為展教場地,可以隨意進出欣賞;街區外的騎樓是拱門型迴廊,沿著迴廊望去,紅磚拱門層層交疊,裡外都別有風味。
 
十五元肉粥 排隊名店
 說到艋舺名店,則非「周記肉粥」莫屬。這家開業超過一甲子的老字號肉粥店,位於剝皮寮歷史街區正對面,遠近馳名,早上六時開門便門庭若市,是在地最澎湃的早餐,但饕客心之所嚮的不只是一碗才十五元的肉粥,還有現炸的酥脆紅燒肉。
 有別於一般常見的紅色外皮,周記肉粥的紅燒肉,麵衣呈現淺棕色,切成一片片適合入口的厚度,每一塊都肥瘦適中,脆皮嫩肉配上獨門醬汁和薑絲,堪稱一絕,紅燒肉配粥更是讓人一碗接一碗,停不下口。
 
江浙小吃 憶家鄉味
 靠近繁華西門町的萬華區貴陽街二段,隱藏一間小小的江浙料理,「開開看江浙小吃店」店面不大、桌數不多,但菜單上數十種熟悉的江浙小吃,勾起過往回憶,是不少榮民懷念家鄉味的好地方。
 傳統口味紅燒獅子頭、砂鍋是店內招牌,蔥㸆鯽魚、嗆蟹、鹹蛋蒸肉則是一般餐館少見的菜色;除此之外,辣椒鑲肉、乾煸四季豆都是錯過可惜的精選,還有琳瑯滿目的小菜冷盤。尤其紅燒獅子頭燜得軟爛入味,配上菜飯清爽下飯,美食常讓饕客一口接一口吃得盡興而歸。
 開開看江浙菜營業超過六十年,不只榮民愛吃,榮眷子弟也是從小吃到大,小餐館早已成為附近老兵懷念大陸家鄉時的精神與生活寄託,雖然店家午餐過後有休息時段,但偶有熟客在店內點幾道菜,就這麼吃喝聊天一下午。
 「小人物常來,大人物愛來。」店家透露,常有政商名流和將軍選擇在餐館小酌聚餐,一飽思鄉之情,市井小民也常獨自點道小菜,配著濃濃的鄉愁下肚,數十年如一日。
(點閱次數: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