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州庵文學森林 漫步文字想像的空間
文、圖/張毓靜
從古亭捷運站二號出口循著路幅稍窄,
缺少寬闊步行空間的同安街,一路往水源快速道路方向走去,
一座天橋旁榕樹林蔭處,
以鋼骨浪版所圍蓋的建築物就是紀州庵。
登上天橋眺望,新店溪自公館方向溶溶洩洩而來,
在中正橋前後轉了個彎向萬華方向而去,紀州庵依傍著大河,
卻不見水天之遼闊,在堤防內隨著快速道路車輛疾駛的震動,
晃動著歲月。
紀州庵文學森林隱身在臺北市中正區寧靜民宅的巷弄裡,日式的木造建築散發著遺世獨立的氣息,吸引著經過此地的旅人,踏進這片充滿想像的空間。紀州庵初建於一九一七年,原為平松家族經營的日式料亭,因緊鄰新店溪畔,景色宜人,成為城南居民的生活重心。直到一九五○年代,戰後的紀州庵轉為公務人員眷舍,小說家王文興曾居於此,《家變》的部分場景便源於此地。一九七○年代起,純文學、爾雅、洪範、遠流等出版社也不約而同的在城南建立,滋養了這塊土地上的文學發展的能量。
二○一一年,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因城南地區有著豐厚文學歷史的背景,便將這裡打造為「紀州庵新館」,做為臺北市第一座文學專門藝文空間,並委託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經營。此後,「紀州庵新館」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結合城南文學公園,提供民眾舒適宜人的空間,讓民眾可以在室內、戶外閱讀、喝茶、啜咖啡。
家鄉之名 寄託隔海的思念
西元一八九五年,平松德松這個來自日本關西和歌山地區的年輕人,與岳家的場喜兵衛以及他的妻子,跟著日本軍隊占領臺灣的腳步來到這個陌生的海島;一八九七年,平松德松在臺灣的第一份事業—「紀州庵」在若竹町開業了,約莫是現今臺北西門町南側、貴陽街與長沙街之間,並以家鄉命名自己的料理屋,紀州又稱紀伊國,為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位於現今和歌山縣一帶,雖說是以家鄉命名,然紀州位處關西,紀州庵卻是以販賣關東料理為主,有一說平松取名的緣由,並非是要突顯料理的地方性,而是想藉由「紀州」一名來緬懷自己的故里,這一說法可從平松家族自臺返日後,仍回到原鄉定居一事窺知。
歷經戰火 多方助力下倖存
一九一七年,平松在川端町開設了紀州庵料理屋支店,便是現在紀州庵文學森林的前身。日據時期川端町的商業型態以「料理」與「庭園花草植木」並重,建築類型與構造也見證了當年螢橋地區休閒文化的風貌。太平洋戰爭期間,紀州庵暫停營業,轉成安置傷患之所;直至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後,紀州庵所在的川端町在國民政府接受之後,改隸屬為古亭區,紀州庵建物則由政府接管作為公家宿舍;一九九六年大火將原紀州庵本館,三層樓完全燒毀,僅存離屋,即今存古蹟;二○○二年,臺大城鄉所、「同安文化森林促進會」結合「城南水岸文化協會」發起保護老樹與紀州庵的行動,在公部門與民眾協力溝通下,臺北市政府於二○○四年宣布紀州庵為市定古蹟。
史實文學 開啟保存的新路
當時在保存紀州庵的過程當中,許多人對紀州庵的形象一度停留在耆老描繪的「藝妓館」,成為轉型過程中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在城鄉所學生對地方居民的調查中,意外獲知有某小說家曾居住於此,經過學生的探索,就王文興小說《家變》的場景,找到了紀州庵的可能性,再從王文興先生口中得知,紀州庵是他八歲至二十七歲間成長的居所。這一項發現讓城鄉所學生對小說、散文裡時空閱讀的想像拉入一個真實具體的場景,不僅是《家變》、余光中記述廈門街舊居生活印象的 〈聽聽那冷雨〉、〈伐桂的前夕〉、〈記憶像鐵軌一樣長〉,也曾經是社區生活的場景。對於紀州庵本身而言,文學與建築本身的連結只是歷史當中的偶然,但在現實保存運動中,由於小說文本的描繪,打開了紀州庵保存重要的新路。
轉型重生 百年風華新樣貌
目前紀州庵新館規劃為開放參觀的空間,一進到裡頭,便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日式氛圍,踩著柔軟又紮實的塌塌米,似乎也能感受到歲月走過後留下的溫柔與醇厚。整個建築與空間雖然不大,也保留許多留白,但靠著每一處巧妙的點綴,一一堆疊復刻出日式記憶與文學發展的樣貌,寧靜的氛圍讓不少人特地在假日來到這裡靜靜坐著讀書,或著在一旁的森林書店,挑選一本最適合消磨午後的書。也可以穿梭在長廊裡品味日式建築的優雅,其間對應窗外的綠意盎然,給人一種大自然與人文最美的融匯,細細端詳館內文物,歷經不同時代留下的每一個物件,堆疊成現在的紀州庵,倚著窗想像,好像就能體會那百年風華的時光流轉。
紀州庵文學森林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
電話:02-23687577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四、周日10:00~18:00
周五、周六10:00~21:00(周一固定休館)
古蹟僅周五延長開放至21:00
(點閱次數: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