硓𥑮石牆內的春天
我家在澎防部西南隅、媽宮城順承門外的篤行十村,這是臺灣地區最早成型的眷村,前身是日本重砲兵大隊官舍,因此房屋是日本式木造建築。村裡的圍牆大部分使用海裡撿來的硓𥑮石砌成,從這種獨具在地風格的建材,可看出澎湖先民跟大自然搏鬥的智慧,而篤行十村以歷史文化與人文地景結合的特色,實具世界級水準。
政府遷臺的年代,家父帶著部隊從南京至上海作戰,最後駐防澎湖,並將家人自廣州接來,他調任澎防部參謀後,爭取到這棟圍在長長硓𥑮石牆內的房舍,讓陸續降臨的兄弟姐妹們,有了成長茁壯的空間。
記得小時候,村裡闖入一個小偷,他以為男人們都在部隊裡值勤,有恃無恐,沒想到婆婆媽媽們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抓賊聲此起彼落,小偷最後被路過的官兵逮住。這時家父剛好從澎防部值班回家,穿著軍服經過現場,立刻向前大聲訓斥,教他做人道理,等到警察來了還不放人,繼續責罵。這就是家父謝榕蔚,一位有正義感又愛管閒事的人。
家父的泳技小有名氣,民國五十二年間,他擔任澎防部軍官團游泳教官,在馬公港內的金龍頭海邊施訓,頗有成效,驗收時曾拿到好成績。
家父也是很浪漫的人,那時家母在對岸的測天島海軍基地工作,每天搭乘交通船上下班,家父常會長泳穿越馬公港至對岸,接家母一起搭船回家,這份熱情,一時傳為佳話。
說到浪漫,還有一個更巧合的故事。家父擔任砲兵三六七營營長時,奉令整修我家下方的金龍路,這是一條坐落在馬公港邊的堤防道路,依山(小山坡)傍水(沙灘沿岸),風景優美,家父別出心裁,做了一些石椅放在堤防道路上,造福行人和遊客。完工後,家父特別邀請家母盛裝坐在石椅上合照紀念,那是民國五十五年的事情,起先我不知道有這麼一張照片。
眷村改建遷離後,民國九十七年我陪同雙親返回老家,特地請兩老坐在路邊的石椅上合照,並將這張照片放在我最近出版的書當中,臨印製前,不經意的竟從老照片中翻到民國五十五年的照片,同一張椅子,同樣家父在右、家母在左,前後兩張照片相隔四十二年,竟然如此的巧合。
家母曾經擔任澎湖陸軍八二○醫院護理長,個子不高,但體力過人,還是醫院天使女籃隊的隊長,常常擔任跳球角色。我們成長的過程,家母的角色極其重要,她性情好,管理事務有條不紊,閒暇時還養雞種菜,增加收入,在她的照料下,我們得以無憂無慮的成長。
硓𥑮石牆幫我們擋住了風雨,牆內的小孩在父母親的呵護下茁壯了。當年照顧小孩的雙手已經枯萎,長長的硓𥑮石圍牆內,有我記憶中永遠的春天。
【作者速寫】謝迺岱 ,陸軍官校四十九期砲科、國防語文學校英文正規班、南非陸軍指參學院畢業,曾任連長、隊長、駐泰國武官、聯兵旅副旅長。
(點閱次數: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