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走讀 屏東古蹟文化之旅
文/林姮聿
圖/本刊編輯部
臺灣南北縱長近四百公里,在交通工具逐年進展下,這段距離似乎不再那麼遙遠。從臺灣頭到臺灣尾,一路上有許多明顯的變化,鐵道車廂乘客自滿座而逐站漸少,窗外景色從丘陵起伏轉為平廣稻田,天色明亮透爽,空氣清新甘美,讓人想起詩人描述的:青青的平原、肥肥的西瓜、甜甜的香蕉和那最鹹最鹹的海。
屏東書院
散發書卷氣質
位於屏東市勝利路上,屏東書院橘紅色的外牆透出濃濃書香。這棟建築創建於清朝嘉慶年間,已超過兩百年,原址位於後來的中山公園內,初期因經費拮据,僅興建書院本體而未加彩繪油漆,經多位熱心人士協力勸募,才添加漆繪而使書院更加完善,完成應有的規模。後經接辦者戮力經營,使營運經費不至於匱乏。直到日據時代,引進新式學校,書院功能遂被取代,後改為孔廟,奉祀至聖先師孔子,配祀顏子、曾子、子思子、孟子四大賢人,及周子、二程、張子、朱子五大儒。
後來日本政府為執行市區改正計畫,將孔廟拆遷到現址,並立碑紀念。臺灣光復後,因經費拮据,欠缺管理與維護,日漸荒廢。直到民國六十六年,縣政府委請專家研究與修復,遂將孔廟建築的廟堂向前移,將中堂改為大成殿,後殿改成崇聖祠,及將圍牆左右二道側門改為圓形門洞。重新整修後的孔廟,雖然獲得維護與保存,不過形制已更動。
原為書院的孔廟,一如多數書院,坐北朝南,山門是單開間構造,正、後殿各設一對木柱,屋頂之燕尾脊高低錯落,饒富趣味和特色,並且每年舉辦孔廟祭典。由於極具歷史文化價值,且保存尚稱完善,於民國七十四年被指定為三級古蹟,至七十七年又恢復為「屏東書院」。
回溯清朝時,臺灣雖曾設有大量的書院,但歷經日據時代、臺灣光復等時代變遷,至今僅餘十二座保存較好的書院列為古蹟,而南部地區數量稀少,僅有「屏東書院」與高雄鳳山的「鳳儀書院」等兩處,更顯珍貴。
恆春古城門
見證歷史風雲
恆春位於中央山脈與恆春西臺地間的縱谷平原,舊稱瑯嶠,於清朝正式設縣,由於四季如春,故取名「恆春」。當時的欽差大臣沈葆楨著手籌劃興建城池,主要用於軍事防禦與國防安全。恆春城之興建由臺灣道道員劉璈籌款與繪圖,恆春縣首任知縣周有基負責督造。城址由擅長堪輿風水的劉璈選定,以猴洞山為龍脈,分別於東西南北建置四座城門,皆設砲臺,城牆外有護城河圍繞,四周有庇佑城池的群山疊巒。東西兩邊分別為龍鑾山(左青龍)與虎頭山(右白虎);南邊面向西屏山,猶如案桌在前(前朱雀);北邊背倚三台山當靠山(後玄武)。恆春古城可說是將堪輿學中的「四勢」,運用於臺灣縣城之最佳實例。
恆春城自光緒元年開始興建,至光緒五年完工,至今近一百五十年。城牆採用很古老的築城工法「版築夯土工法」建構,以三合土及「糯米糊、蔗糖漿、牡蠣殼灰」為材料建築而成。可由城牆表面看出橫向水平線條,為當時一層一層夯築時留下的模板痕跡,相當獨特,別具歷史意義與價值。
恆春城自創建後,歷經多次天災人禍,古城早已不是原貌。在光緒期間已經整修,日據時代又因颱風侵襲受損,加上當時允許民眾取用城牆建材重建家園,以致城牆遭受嚴重毀壞,現今所見東門與南門之城樓為後來重建。如今恆春古城四座城門依舊佇立於原處,為清朝所建城池中,保留較為完整的。內政部於民國六十八年暫定恆春古城門為一級古蹟,後因修復現況有缺失,復於民國七十四年指定為二級古蹟。
佳冬楊氏宗祠
追念遠祖古宅
坐落於屏東縣佳冬鄉六根村的佳冬楊氏宗祠,祭拜唐朝時至廣東原鄉開基的第一代祖先,即朝議大夫楊雲岫與誥封二品的歐陽夫人,內設掌祠員,於清晨與黃昏上香祭祀、維護清掃。每年清明節前一天,會同派下代表,舉行祭祖大會,宣讀祭文。
楊氏宗祠建於日據時代(約民國八年),為庭園造景的古宅。宗祠的大木構造相當簡潔,棟頂的馬背接飾為精緻的琉璃貼及彩繪鑿花;天井鋪設紅瓦地磚,左右兩側各有一座月洞門相通,上面鑲有浮雕、彩繪交趾陶人物等,以及獨特的門窗藝術。因祖先楊雲岫曾任潮陽太守,宗祠的屋頂便以燕尾脊說明為官宦後代,祠堂前有具備傳統客家風水意義的「太極兩儀池」,象徵期望楊家子孫生生不息,遇水則發。
宗祠正門的對聯,上聯為「理學淵源芳流炎宋」,下聯為「相臣勳業卓著大明」;前者象徵宋時傑出宗人楊時之事蹟,後者則取明時楊士奇、楊榮與楊溥入閣典掌要務,輔弼朝政,時稱「三楊」,以此讓後代子孫學習效法,珍惜祖先成就榮譽。佳冬楊氏宗祠後在楊氏後代子孫、地方代表與專家學者薦請之下,於民國八十六年指定為縣定古蹟,保留完整宗祠,提醒後代子孫莫忘尋根、慎終追遠。
臺灣島的南端,承載古人讀書不易卻仍堅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原則;而人們每日行經的百年城門,依舊氣勢雄偉,斑駁中藏有多少歷史故事;先人欲將光宗耀祖的意念,在同鄉同宗血脈中代代相傳,而留下種種歷史軌跡與人文故事,需要旅客慢步走訪,穿越古今,細細探尋。
(點閱次數: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