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風情與蘭嶼農場
蘭嶼屬於臺東縣的一個鄉,位於縣之東南海上一個小島,原始景觀特殊。佇立島岸欣賞旭日東升、夕霞晚照,遠眺海面雙獅岩、軍艦島,海鳥繞翔,想像唐代王勃〈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思古幽情,心曠神怡。
島上原住民為達悟族,分居於紅頭、東清、椰油、野銀、漁人、朗島六個部落,居屋半在地下,半在地面,頗具冬暖夏涼、防震避風之功效。
早年島上的生活除少部分農作,多以手工刻製之獨木舟捕魚維生,在近海以手叉插魚或於夜間持火把誘捕飛魚。男人粗獷,多穿丁字褲。婦女著短裙,多不化妝,發音特具磁性,常唱跳農作舞、頭髮舞等,在盛典中表演或迎賓為樂。
蘭嶼農場於民國四十七年七月一日正式成立,隸屬輔導會,但委由職訓總隊代管,場長由職訓總隊長兼任,副場長由副總隊長常駐蘭嶼兼任,幹部除部分文職聘僱,餘均為原總隊人員,其任務為負責安置榮民開發就業,及管訓受刑人之勞動工作,包括在島上開墾荒地,種植甘藷、水芋及牧草等,並畜養牛羊、牧馬等,其中一匹老馬,曾是「沈常福馬戲團」公主的座騎哩!馬性溫馴,多人曾試騎小跑。
早年島上生活相當艱苦,缺水、無電,每月只靠定期班船補給,物資貧乏,颱風季節,無船補給,常煮花生、黃豆及豆腐乳佐食白飯。有人偶去溝溪捕捉青蛙煮來加菜,算是打牙祭了。
蘭嶼開發建設方面,部隊長曾多次領導環島勘察,鑽林攀岩,胼手胝足,鑿石填海,擴展了開元港灣,可泊拼板舟,成為全臺觀賞日出的最佳景點;又延長機場跑道至一千公尺,可供小飛機起降;開闢環島公路,改善部落交通。民國五十一年九月二十一日,臺灣省主席周至柔蒞臨,慶祝機場竣工,全島軍民熱烈歡迎,表演歌舞,為一大盛事。之後,總統蔣公也曾兩度蒞蘭嶼巡視,國家元首光臨,島民引為無上光榮。
民國六十七年,農場由新制之蘭嶼地區指揮部專責經營,經歷屆場長王文佐、馬生貴、陳超平、王揮之、蒲以格等相繼領導,大力開發,已拓闢龍門等多處牧區,牧牛羊數百頭,並配合地方政府,發展交通建設景點,使蘭嶼成為外島觀光熱區。
此後,地方機構如警察、農牧、司法等單位陸續成立,逐漸取代了農場的部分功能,迄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蘭嶼農場以主任務變更,乃奉命結束,但對地方治安、環境文化,以及國家人力資源運用、開發建設等,蘭嶼農場應是功不可沒的。
【作者速寫】徐廣筴,民國三十八年隨軍來臺,歷任各階幕僚及正副主官。服役三十餘年,於臺中港上校處長退役,轉任外商航空公司主管十餘年退休。
(點閱次數:2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