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丹心 永懷在美殉職空軍先烈
美國德州沙漠小鎮艾爾帕索的布利斯堡國家公墓,一如其他美國軍人公墓,環境清幽,成千上萬白色墓碑排列整齊,這裡,曾有一批年輕的中華民國空軍先烈,為了國家與民族犧牲寶貴生命,長眠異鄉,隨著時光流逝,他們的故事漸為世人遺忘。
英雄事蹟 不容遺忘
今年九月三日,輔導會副主委陳進廣及美國在臺協會華府總部執行理事藍鶯女士,代表兩國政府共同主持「二戰來美飛訓殉職烈士紀念碑」揭碑典禮,讓這段歷史重新浮現在世人面前,也代表國家對於英雄的永誌不忘。
參加揭碑典禮的包括我國駐休士頓辦事處處長蕭伊芳、來自全美的十個榮光會、北美新德墨臺商聯誼會,以及美國主流退伍軍人社團代表等近一百七十人;典禮先由輔導會駐美退伍軍人事務組(榮光組)組長倪邦臣參事簡介英雄事蹟,接續為陳副主委、藍鶯女士、墓園主任及旅美軍史權威王立楨老師致詞,再由陳副主委及藍鶯女士共同揭碑,之後由倪邦臣參事吟誦全體烈士姓名,所有觀禮人員於紀念碑前默哀追思並且獻花致意。
陳副主委致詞時表示,這批空軍英雄來美受訓,是中華民國與美國軍事盟誼的開端,歷經抗戰、冷戰時期、一直到現在,我國始終與美國站在一起,共同對抗極權主義向印太地區的擴張;中華民國身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致力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也期待跟全球民主陣營擴大合作,共同守護民主自由的價值。
出席揭碑典禮的鳳凰城榮光會會長王瑞瑾表示,該會參與捐款興建紀念碑,非常感佩這些空軍學官當年為國犧牲奉獻,也希望建碑提醒後人勿忘熱愛國家。
對日抗戰爆發後,中華民國曾經派遣許多空軍人員赴美國接受飛行訓練,在民國三十一年至三十六年之間,多位訓員不幸因天候、機械等因素失事殉職,囿於當年時空環境限制而無法返國歸葬,其中五十二位先烈埋骨於布利斯堡國家公墓、五位先烈長眠於班寧堡(現改名摩爾堡)軍人公墓。
年輕飛官 長眠異鄉
其中一位烈士的後人李安女士為尋找她的二叔李嘉禾,多次親赴布利斯堡國家公墓悼念,並撰寫「尋找塵封的記憶」一書,記錄她收集這批為國赴難、客死他鄉英勇烈士的資料。
她表示,自己的二叔李嘉禾當年就讀西南聯大,有感於國家陷入危急存亡之際,決定投筆從戎,加入空軍,並赴美培訓,但是卻再也沒有回來,「除了一紙陣亡通知書,家人沒有得到關於李嘉禾的任何信息。」
李安說,經過多方聯絡打探,終於在布利斯堡國家公墓找到二叔李嘉禾的墓碑。令人震驚的是,周圍還有數十個墓碑,上面都同樣寫著「Chinese Air Force」,這些與李嘉禾同樣年輕的飛行員們,多年來孤獨長眠異國他鄉。
王立楨老師指出,這群年輕人原本都受過高等教育,是國家未來棟梁,響應「十萬青年十萬軍」口號,棄學前往昆明空軍軍官學校,加入空軍保衛國家,後來前往美國訓練,過程中很多人失去性命,因當年時空環境限制,一直安葬美國,無法返國歸葬。經過熱心人士奔走陳情,一一一年獲得當時空軍司令熊厚基上將批准,這些在美空軍烈士牌位,入祀臺北碧潭空軍烈士公墓,護國英靈得以永享崇敬。
多方奔走 立碑紀念
輔導會自民國一一一年成立駐美退伍軍人事務組,於駐美第一年即分赴二處墓園悼念先烈。一一一年四月前往喬治亞州班寧堡悼念五位先烈,十一月十七日,赴德州布利斯堡悼祭五十二位空軍先烈。於眾多白色墓碑間,我國空軍烈士墓碑卻未有任何可資區別之處,秋風蕭瑟中,更添淒清。倪邦臣參事遂興起設置「紀念碑」的構想,希望讓世人見碑思義,感念這些先烈的壯烈事蹟與愛國情操。
駐美退伍軍人事務組返回華府駐地後,旋即與友我的美國各方聯繫,申請紀念碑設置事宜,雖然歷經波折,終能得道多助,逐步推動。美國前任國家墓園管理署署長利夫茲在一次會面中,引用美國國父華盛頓名言:「國家如何對待、感激退伍老兵,將左右年輕人從軍參戰之意願。」來表達對輔導會照顧榮民(眷)的感佩,更認同推動立碑案的精神與用心。
隨後,駐美退伍軍人事務組以「呈現歷史、緬懷先烈」的精神主軸,完成了紀念碑的設計與申請,更在兩年之內五度親赴距離華府兩千英哩外的德州艾爾帕索,協調紀念碑的選址、選材、鑴刻、安座等工作。
護國英靈 永享崇敬
此外,為了凝聚我國旅美榮民僑眷的向心及擴大參與,駐美退伍軍人事務組也巡迴旅美各地的榮光聯誼會、大鵬聯誼會等我國退伍軍人社團,說明立碑緣由和設計精神,獲得眾人對立碑案的廣大回響,紀念碑的製作費用更由全美十四個社團、五十位個人共同捐獻,駐美退伍軍人事務組更是突破各項外交限制,協調「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等各聯邦單位,完成紀念碑的設置申請。紀念碑材質是花崗岩,鑴刻「碧血丹心」四字,底部還有輔導會會徽及全銜。
輔導會秉持崇功報勳精神,希望帶領榮民(眷)乃至於全體國人深切了解軍人保家衛國的犧牲奉獻,並期盼藉由此一紀念碑的設置,表彰國軍萬死不辭、志在沖天的熱血豪情,更願先烈忠勇事蹟常存國人心中。
(點閱次數:857)